出身高知家庭,影坛最早“海归”,《英雄儿女》让他成著名大导演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1-11-08   浏览次数:426   看图模式

No.1

11月18日,是武兆堤诞生99周年的纪念日,在此,娱文娱视向武兆堤老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怀念!

70载光影故事,再现新中国成长瞬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CCTV-6电影频道播出了“‘70载光影故事’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节目,其中播出了老电影《英雄儿女》和1955年黑白版《平原游击队》,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开拓者之一、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著名导演武兆堤。

说起武兆堤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甚了解。但如果说他导演了《英雄儿女》,捧红了“王成”刘世龙、“王芳”刘尚娴;他导演了《平原游击队》,让“双枪李向阳”郭振清名扬全国;他导演了《地下尖兵》,演绎了古老北平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他导演了八大样板戏之一《沙家浜》,让“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段……

你是不是觉得,这位导演真了不起!是的,他实在是了不起,被人誉为“功勋级导演”。他,就是武兆堤。

武兆堤,1920年11月18日出生于美国匹兹堡市。他的父母均是留美知识分子,在父母的教养和熏陶下,自幼养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性格。到了1925年,5岁的武兆堤跟随父母回国,成了中国电影界最早的“海归”。

由于祖籍是山西襄汾,武兆堤1932年入太原成成中学学习,1936年参加抗日组织——山西牺盟会,不久又加入抗日游击队。1938年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文艺,之后,先后在抗大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中南军政大学文工团等任戏剧队长、副协理员、导演。

No.2

新中国成立后,武兆堤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开始电影创作。1953年,他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来到长影后,武兆堤先是在工业题材影片《无穷的潜力》中担任副导演,由于表现优异,1955年,被组织安排与苏里导演联合执导电影《平原游击队》。作为一部战争片,《平原游击队》采用惊险片模式,情节起伏曲折,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双枪李向阳”右手盒子炮,左手快慢机,连续击毙敌人的场面让人血脉贲张。

当然,70年代该片又进行了彩色版翻拍,武兆堤依然是导演。但可能受当时形势的影响,这部翻拍片评价不一,影响不够,比如,同样是李向阳,老版饰演者郭振清名扬四海,可新版饰演者李铁军则几乎无人知晓。

1955年秋天,武兆堤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之后,相继执导了《寻爱记》《地下尖兵》《工地青年》《红领巾的故事》《并肩前进》《冰上姐妹》和《七天七夜》等影片。

让武兆堤成为功勋级导演的作品是《英雄儿女》。1963年,长影决定筹拍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英雄儿女》。由于武兆堤有一段朝鲜战场的生活经历,组织上决定让他来执导这部重点影片,他也想通过这样一部影片,向那些英勇无畏的人们致敬,并通过自己的演绎,将崇高的英雄主义和深挚、善良的人性融汇在电影中。

电影《英雄儿女》大获成功,王成、王芳、王主任等人物形象以及《英雄赞歌》,都散发着久远的艺术魅力,深深储存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深处,由此,该片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杰出的影片之一。

No.3

武兆堤的夫人名叫孟宪英,曾是长影演员剧团的演员,先后出演过《无穷的潜力》《帅旗飘飘》《笑逐颜开》《中国的“小皇帝”》《党的女儿》地下尖兵》《红孩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影片。1979年调到北影,不过,这时候她不再做演员,而是成了文学部的编辑。

我们知道,《英雄儿女》中王成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曾经激励过无数中国人,是一句已经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经典台词。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这句台词的流传有着武兆堤夫人孟宪英的功劳。

长影决定由武兆堤将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搬上银幕之后,他日以继夜地研读、改编。有一天,《冰山上的来客》三班长饰演者白德彰在激情地朗读一本名为《志愿军一日》的书中一篇“向我开炮”的文章,恰巧被孟宪英听到。

回到家后,孟宪英同丈夫说起了白德彰朗读文章的情景,并特别强调“向我开炮”格外有感染力,武兆堤深以为然,等到剧本写作时,将“向我开炮”充分地融入到了剧本中去。

别看武兆堤是一个大导演,但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个随和、热情、爽朗的人,即便年龄大了,他依然在身体、心态上都让人感觉年轻,有活力。

不过,1992年9月3日,武兆堤因病去世,享年72岁。

让我们永远记住武兆堤!记住他留给后人的《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地下尖兵》!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443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