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经典IP 不只是借力,更要延展其生命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1-12-03   浏览次数:542   看图模式

电影《铁道英雄》海报

■这里的“新”必须是真“新”,并不是换几个人物、改几段故事就可以达到的,而要把既有的东西解构、重组,给人物以新任务,给故事以新主题,给概念以新内涵

■电影运用类型,就像解题遵循公式,不大会出错,也不容易出圈

■观众的观影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重述或纪念,而期待此类影片对历史的多元呈现、对事件的深度思考、对民族精神的精准提炼

多年以前,导演黄建新在探讨如何让主旋律电影“叫好又叫座”时曾说:“如果我们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故事、最好的演员,拍摄一部最好的电影,再输入价值观,观众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

多年以后,当主旋律电影朝这个方向迈进时,观众也在悄然改变。他们不再单纯迷恋引人入胜的故事、精妙绝伦的画面或眼花缭乱的表演,不再仅仅满足于热血沸腾抑或泪流满面。相比于7年前,主旋律商业片先驱者《智取威虎山》斩获9亿元票房,正在上映的电影《铁道英雄》显然没那么火爆。其实,该片的口碑并不差,在前不久举行的《铁道英雄》研讨会上,专家们评价其“在高度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表达”。

那么,该片为何未获佳绩?其背后,或许是观众与“商业”主旋律电影“初恋”的退潮。当激情和新鲜感过后,这场“亲密接触”呼唤着一场深层的路径探索和方法创新。

搭车经典:换几个人物改几段故事不行

搭经典IP的快车,是当下不少电影创作思路的共同选择。

《铁道英雄》做出的是同样选择。单看片名,不用走进电影院,很多人便已唤醒了对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的记忆。1956年,这部根据刘知侠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风靡全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大银幕上,飞驰的火车、冷硬的铁轨,勇毅果决的老洪、凌厉娴熟的扒车动作乃至影片尾声的大合影……无不确证了此种印象。

向经典IP借力,是讨巧的。所能“借”来的不仅有深入人心的概念、成熟的故事和传奇的人物,也有人们曾经投注的记忆与感情。当经典沉入生活之河,重塑经典便如同向平静的河面中掷入石子,溅起水花。至于水花散去时,是层层涟漪还是惊涛骇浪,是过眼云烟还是铭心刻骨,就取决于重塑经典的能力了。

借力经典IP,必须注入新意。其“新”,可以是时代解读,可以是全新故事,再不济也是技术创新。这里的“新”必须是真“新”,并不是换几个人物、改几段故事就可以达到的,而要把既有的东西解构、重组,给人物以新任务,给故事以新主题,给概念以新内涵。《铁道英雄》令人遗憾之处,正是其新意不足。

在诠释“新”上,今年4月上映的电影《悬崖之上》就做得较为成功。它借力的是经典谍战剧《悬崖》,并对周乙、高彬、鲁明等剧中主要人物予以保留,讲述的却是与电视剧完全不同的故事。同时,电影版加入了从苏联特训回来的特工“四人队”,改造了原有人物对比关系之格局,制造出“意外”,注入了新“课题”。

在向经典IP借力方面,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领域走在前面,例如令人耳目一新的《白蛇:缘起》和创下超50亿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实现了对传奇人物的“逆天改命”,而且催动了经典故事的“涅槃重生”。这样的“新”已不只是借力经典,更延展了经典的生命,无疑值得电影创作者们借鉴。

类型融合:标新,而不过度立异

类型化是主旋律商业片绕不开的路径。将红色主题融合类型电影元素,确实在可看性上加分不少;而“搭档”类型电影后,票房号召力也明显提升。

类型化意味着成熟,也意味着样式。何谓类型?其实就是“套路”;其生成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市场潜移默化的驱策下,通过长期的摸索、创新、试错、完善,部分题材和种类生成了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从而糅合了创作规律、观众心理和市场需求。不管是否愿意承认,许多类型的桥段已然约定俗成,如英雄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爱人间必然的误会,等等。而电影运用类型,就像解题遵循公式,不大会出错,也不容易出圈。

《铁道英雄》的类型化,多少有一定代表性,展现出主旋律电影在类型运用上一种常见的心理:既有野心,又不甘心。很难确切说出该片是哪种类型,动作有之、剧情有之、战争有之、谍战有之,主创既不甘落入“套路”,又想将类型优势发挥到最大、实现“兼美”效果。于是乎,电影看在观众眼中就有些“四不像”,于动作之爽利、谍战之惊悚、战争之激情、剧情之细腻上都差了一口气。

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共性问题。《铁道英雄》市场反应的不劲爆,对于主旋律电影类型化,无疑是一种警醒:运用类型,既要标新,也不能过度立异。首先选定类型的态度要明确,这并不是说一部电影只能有一种类型——实际上,类型融合早已成为趋势,但好电影都能在融合的基础上,择其一,并将之最大化。《智取威虎山》的票房号召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导演徐克将他最擅长的商业动作片发挥到极致,让人物在林海雪原上再现“英雄本色”。《悬崖之上》之所以扣人心弦,离不开其导演张艺谋全面挖掘了谍战片的潜能,并以他最擅长的光影、色彩,为谍战搭建了得天独厚的场域。《悬崖之上》中的皑皑白雪,是心理的肃杀、是极致的紧张。与之相比,落进《铁道英雄》里的雪,稍逊物与意的契合度,美则美矣,却意义不足。

类型化也是有危险的。一部电影,成也类型,败也类型,关键是不能忘了:类型是“套路”。不能以一劳永逸的心态走在套路里,而要不断在类型元素中注入新内涵,或塞进一个问题,或嵌入一个背景乃至植入某种突发奇想,让定型的“公式”活起来,尝试新的可能。如,今年7月上映的电影《1921》,同样是讲述建党故事,它却颇具新意地选取了片中人物李达夫妇为第一视角,让观众从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获得了新的路径与体验。

未来之路:个性思考和深层挖掘

观看电影《铁道英雄》时,总有某种似曾相识感。“覆盖”全片的大雪,难免“撞脸”《悬崖之上》;沉稳粗犷、行事果决的老洪,又让人想起杨子荣,因为饰演者同是张涵予,在大雪映衬下,难免令人恍惚。至于影片最后颇具匠心的致敬环节——让所有主要人物一一站到火车前合影,虽令观众感动,却也不免产生1956年《铁道游击队》里那张经典合影的“既视感”,同时也会联想起《智取威虎山》的结尾。同样的致敬手法,用一次是震撼,再用一次则仿佛“复制、粘贴”。

主旋律电影当然可以向经典致敬,可以借鉴,甚至复制,关键在表现上要有个性化思考、内容上要有深层次挖掘。观众的观影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重述或纪念,而期待此类影片对历史的多元呈现、对事件的深度思考、对民族精神的精准提炼。这都要求主旋律电影不断推陈出新,注重对影片主题的个性思考和深层挖掘。

在世界电影史上,推陈出新刻画民族历史的佳作不少。如获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勇敢的心》,将苏格兰抗击英格兰、争取民族独立的故事,呈现为一部以领袖人物威廉·华莱士为核心的战斗史诗;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更别出心裁,没“费”一枪一炮,就以一部表现如何撤退的电影《敦刻尔克》,精准描摹了战争的背面;电影《朗读者》也让人过目难忘,表面上看是讲述爱情故事,实则表现的是二战中普通人不可逆转的命运……这些电影,或在人物刻画上大气磅礴,或在故事讲述上“反其道而行”,或将触角探入人性深处,都引发了观众深层的内心共鸣。

眼下,我们的主旋律商业片正开始走向成熟。未来,在“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故事、最好的演员”之外,还需做大量探索、突破和挖潜,而在“叫好又叫座”的目标驱动下,创新、超越之路已然展开。

来源:解放日报237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