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泰两国联合制作的3D恐怖片《育婴室》正在安徽紧张拍摄,为了打造电影的恐怖氛围,泰国”鬼王“导演不仅深夜入山体验阴森气息,更耗资建造特色
电影《误杀2》的观感很像看主创们吹气球,当“气球皮”被拿出来,也就是影片中案件发生的一刻起,对这个“气球”能有多大、会是什么形状就已经有了大概的预估,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基本就是看主创按部就班地拓展剧情、塑造人物、铺垫情绪,直到“气球”最后变得饱满充盈。
作为导演戴墨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又有陈思诚担任监制,在情节、氛围和配乐的把握上都稳扎稳打,可以说是把一个还可以的剧本拍出还可以的样子的范本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结尾都已经出字幕了,主创掏出了一根“针”直接戳爆了辛苦吹好的“气球”……这样画蛇添足的设计是图什么?为了安抚观众的感情,还是抖一个戏中戏中戏的机灵?我真的不理解并大为震撼。
但如果以今年内地电影市场影片的平均观感做参照,尽管《误杀2》少了几分《误杀1》给人的冲击和惊喜,还算够格说一句“我们努力了”。
对悬疑推理题材的爱好者来说,《误杀2》的剧情脉络并不难预测,比起给观众一个“surprise”,主创们明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情感的铺垫上,这一选择也是跟影片的父爱主题相契合的。
而在整部电影中,始终是以简单的疑问的方式引领着观众步步深入,确实老套,但观影门槛也确实放得足够低。
比如影片开头肖央饰演的林日朗劫持了急救中心后,肯定要交代他为什么这么做;在得知理由后,自然会置疑“是因为做手术没钱所以铤而走险吗”;林日朗自述他和妻子想尽一切办法凑够钱,不料在最后关头被强权夺走希望的时候,银幕前观众的情绪和电影中围观群众的感受基本实现了同步,虽然劫持是重罪,但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偏向林日朗,后续的剧情也正是基于人们内心的朴素正义感进一步展开。
相对于故事情节中一次次四平八稳地“出题”和“破题”,更有趣的反倒是影片中人质们和围观群众情绪的变化,堪称电影版的“社交媒体云断案”。人们的态度随着获取到的信息的变化翻来覆去,最终跟那颗楼上射来的子弹一起,完成了一场不算误杀的“误杀”。
当人们对林日朗最初的认知是劫持急诊中心的法外狂徒时,民意都是敌对的;看到他在电视台“非礼”李安琪的录像时,民意又增加了几分鄙夷;得知他儿子生了重病、好不容易凑够治疗费又被强权欺压时,民意整个大反转,大家都开始同情他;看到他主动释放孕妇和她丈夫的时候,林日朗已经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不料紧接着他“杀害”了进入银行的特警,民意再次大反转;直到最后一声枪响,舆论的怒火又瞬间指向了贪赃枉法的市长和器官移植中心。
虽说“子弹”飞到最后,确实揭露了真正的幕后黑手,众目睽睽之下也让反派们失去了招架之力,但《误杀2》的情节中充满了太多“恰好”的榫卯式结构,故事必须像编剧预设的那样一环扣一环地发展,只要有一处出现“如果”,逻辑链条就会发生断裂。
如果来到现场的媒体记者不是李安琪,林日朗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无法解决;
如果医院的通风管道没有年久失修,李安琪的两个助手没有发现进入通风管道的特警,没带遥控机器人,机器人上没有挂一个鬼脸,很可能林日朗直接就被特警就地正法了;
如果达马医生不在人质里,林日朗就无法知道自己“保底”的计划有没有实施的必要;
甚至如果器官移植中心的处长没把那根至关重要的录音笔带在身上,李安琪就无法以最快的速度揭露整个案件的幕后黑手(这里真的忍不住吐槽,为什么影视剧里的录音笔上都要有一个会闪的红灯,咋不干脆装个喇叭,循环播放“我录音了我录音了”)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误杀2》中也有不少象征意义越过写实手法的戏份,确实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父爱”的主题,但也让原本就“巧合”过多的榫卯式剧情变得更加刻意,削弱了现实题材的力量。
尤其是子弹隔着防弹衣刚好打中儿子送给林日朗的金牌、林日朗拨通幕后boss的手机后从楼上传来的铃声、林日朗穿过走廊直达手术室门口和龙丹市长对峙这种桥段,作为观众能理解主创想要表达的情感,但实话实说呈现手法真的硬到砸脸。
通盘来看,《误杀2》作为商业片总体还算合格,故事线完整,情感铺垫到位,诸多伏笔事事有着落,细节设计处处有回音。然而沿用“误杀”的名字,主题和风格上却跟《误杀1》大相径庭必然会打破不少观众的期待,因此口碑上受到一定影响并不意外。
虽然对陈思诚的才华持保留态度,但确实不得不认可他靠拍电影赚钱的能力,颇为好奇他为什么要顶着压力让《误杀2》做出如此大的转变,莫非是打算顺着这条路子,继“唐探宇宙”之后再打造一个以翻拍为特色的“误杀宇宙”?
正在拍摄中的朱一龙、倪妮和文咏珊主演的《消失的她》,会是《误杀3》吗?拭目以待。赞972
hello~欢迎访问月亮电影网
请收藏永久域名 www.13tv.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