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零容忍》: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荧屏利剑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1-29   浏览次数:891   看图模式

近来,反腐题材纪录片《零容忍》引发热烈反响。该片聚焦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中的典型案例,反映了当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坚定态度与鲜明成效。其对反腐过程中政策话语的接地式阐述和腐败分子形象的真实呈现,不仅彰显出纪录片作为社会镜像的纪实力量,也为反腐题材纪录片的“硬核出圈”带来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其一,有效解读反腐领域的政策话语,诠释“人民”与“江山”的有机统一关系。反腐纪录片与国家意识形态、政策法规关联密切,具有较强的政论色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永远在路上》《国家监察》《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为代表的反腐纪录片,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零容忍》延续该类题材反腐倡廉的话语范式,更注重在政策解读中凸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第1集《不负十四亿》到第5集《永远在路上》,该片始终强调“人心向背就是最大的政治”“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的人民立场。一方面,大量生活镜头如城市地标建筑、交通场景的穿插,让“反腐”这一叙事融于生活语境;另一方面,通过讲述诸如贫困户被低保办主任骗取大病救助款、无辜农民被“保护伞”撑腰的黑恶势力打伤等普通百姓的经历,既反映了相关违纪违法行为的恶劣影响,也体现了反腐败是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

其二,兼具“打虎”与“拍蝇”的群像出镜,有力揭示了贪腐分子的真实样貌。《零容忍》以多视角的灵活转换,覆盖了不同职务等级与职能单位的表现对象。如第2集《打虎拍蝇》中,将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王富玉与甘肃省永登县低保办原主任赵永琏的案例进行对比,透视“反腐无禁区”的原则,即无论官员“位高权重”还是身处基层,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不会变。从纪录片的话语功能而言,反腐题材往往具有一种“劝服式”的话语形态,即明确表述“教育和挽救才是审查的追求”这一目的。通过对审查手段的影像再现,蕴含了较为深入的人性考量,《零容忍》中的纪委工作人员秉持执法如山的信念和灵活的工作方式,如安排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陈刚重新学习党中央关于北京规划的文件,给予他为北京城市建设分析问题的机会,激发其回归初心和公心的醒悟,起到由惩到治、以案促改的作用。

《零容忍》对腐败分子权钱交易等行为的画像,实现了反腐叙述由“概念”到“具象”的传达。如第1集《不负十四亿》中讲述的孙力军政治团伙案,在抽丝剥茧般析清人物关系的同时,以他们各自的坦白将其相互勾结的方式手段及细节和盘托出,如藏于海鲜盒里的美金、饭局上与领导通电话的“暗示”等行为的揭露,为观众带来如观看反腐剧的戏剧性体验。该片并未选择记录落马官员“痛哭流涕”的陈情,而是将镜头投向他们抚平心态、回首经历的言说,从而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理想信念缺失的过程,让观众看到腐败分子的另一面。

其三,打造“尺度”与“刻度”的视听感知,有机建构场景事件的图式符号。纪录片中的数据可以为观众提供一种“模拟的思考方式”和直观的视觉资料,从而承载叙事与象征的功能。片中介绍腐败分子个人信息的画面,运用可视化的时间刻度尺,以“年”为单位展现官职的变动过程,使观众得以测算其贪腐的时间跨度和辐射范围。此外,如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量、被作出政务处分的公职人员数量等数字、图表的再现,与时间刻度尺纵横相交,在画面中形成富有形式感的冲击力,以此告诫人们惟有“一刻不停”“一以贯之”地推进反腐败斗争,才是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的有效保证。

初期的新闻纪录片即有“形象化的政论”之称,在当下的反腐纪录片中,仍有赖于以解说和画面为基础,阐扬宣传和教育的意旨。国家形象符号的植入是反腐语境中重要的力量支撑,在视觉方面,国旗、国徽、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共一大会址等镜头的特写呈现,代表着党和国家意志“在场”的符号喻指;听觉方面,运用画外音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使得反腐工作更具国家制度之“势”。这种符号话语并不是生硬的、枯燥的,而是从文本层面激发题材的崇高感,起到严明党纪、荡涤灵魂的作用。

反腐纪录片是政治问题与时代命题真切的回应者。《零容忍》既昭示了党中央坚持严厉惩治腐败的坚定意志,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的重要社会问题,站位高远、立意深远,对我国此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具有启发意义。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反腐纪录片应进一步宣扬“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价值理念,更好地发挥以案为鉴、以人为镜的警示作用。(作者闫伟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副主任,朱斌系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2019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637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