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英雄不朽,这就是催人泪下的《八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2-14   浏览次数:816   看图模式

基于6月院线整体偏水的格局,它的准时上映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不仅是因为主旋律题材与生俱来的强硬能量,还因为那段催人泪下的记忆。

影片《八子》根据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改编而来。

事实上此类影片往往不局限于历史记忆,更是投向时代印记的最有力致敬。

其实当高希希立项《八子》的时候,颇有几分不确定性,毕竟高希希执导的作品以电视剧居多,且作品中不仅有《历史的天空》等经典作品,也不乏历史错误居多的《三国》、《楚汉传奇》等剧。

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实则是非常严谨的,其自带的厚度对于导演、编剧甚至观众均各有门槛,尤其是不青睐心存侥幸的聪明人,容不得投机取巧偷工减料。

而战争背景的历史题材作品,历来不乏神剧烂片,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雷人段子也是层出不穷,观众苦此辈久矣;最具备拨乱反正摆正形象的,往往是相对严谨、凝重的主旋律题材作品。

于战争片而言,血脉贲张的铁血战况和适时穿插的情感回忆,从来都是通用元素,情绪开发上则有两种状态:

一种是合理把控情绪从而映射历史感,如《集结号》将小人物的戏剧性命运和时代印记;

另一种则是除了一味的飙热血桥段秀大场面,不知所谓的浪费卡司,如本质空乏的《钢刀》。

富含信仰和精神的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层面和商业片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具体来说,商业片往往重点把控格局,尤爱玩弄肾上腺素的快感,将暴力美学作为外壳裹挟一番,所打造出来的则是仅供视觉享受的动作片,而主旋律片则是从格局上将角色和整体历史脉络融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纽带的往往是自赎或成长以及集体之间的羁绊。

于本片而言,这种纽带的具象就在于满崽和杨大牛的兄弟情和对家庭的回忆,而舍小家为革命和小人物的成长,实际上也构成了历史转折进程中那一最易捕捉的缩影。

结合残酷的命运来看,大到集体信仰,小到英雄型人格的成长兼而有之,此即《八子》的成功之道。

全片催泪系数较高的几个场面,分别是老赵自我牺牲完成任务,满崽拼死背着杨大牛的尸体通过即将炸毁的吊桥;

所体现的则是工农红军那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牺牲精神的总和,以及单一个体的解构。

这实际上是先后从普通战士的上进心到情义面的拆分体现,同时又通过高度还原历史细节的服化道来展现艰苦奋战的点滴细节,从而对每一个牺牲都回以敬意和精神加冕。

铁血忆当年,峥嵘尤在目,沥血征途漫,英雄永不朽。

正是这样一部应运而生的主旋律电影,为稍显乏力的6月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劲有力的精神能量。437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